2022:缘聚今宵 灯耀未来
一盏盏灯笼亮起,融入中华民族至诚至热的情感,点燃尘世间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2022年的元宵佳节双喜临门:长信火种点亮光明与希望,冰雪盛会中国健儿屡创佳绩。中华大地张灯结彩,共赴未来。
赏花灯是元宵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这一天又称为“灯节”。元宵灯会、灯节,绚丽多彩,喜庆祥和,凝聚着世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积淀。千百年来,元宵灯火愈发亲切、热烈、鲜活。
一盏盏灯笼亮起,融入中华民族至诚至热的情感,点燃尘世间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缘,在千年的灯影中
宫灯,是驰名世界的特种手工艺品。宫灯第四代传承人翟玉良,曾多次参与天安门灯笼的修缮与制作,为巍巍城楼妆点色彩。
宫灯作为旧时高挂在宫廷内的奢饰品,尽显艳丽与端庄。如今我们能够一睹千年前的瑰丽华美,离不开匠人将这份技艺代代相传。
尽精微,方可致广大。宫灯制作过程工艺繁复,各项技艺都需要长期练习。面对传承困境,他说:“总有一些爱好者会把这些过去老祖宗留下的这个工艺一代一代传下去。”
不知有多少巧夺天工的宫灯都出于这位能工巧匠的雕镂刻画。翟玉良坚信,只要心中希望的灯不灭,那一盏盏从堂前照到巷陌的宫灯,也必定会照亮华夏大地。
缘,是照亮万家的灯
有一种美,叫中国花灯;有一种传承,是黑夜里永不熄灭的明灯。
花灯,又叫“灯彩”。皓月高悬,花市如昼,灯彩烘托了元宵热热闹闹的氛围。
“传统灯彩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对于中国人来说,它形成一种聚集的仪式感。” 坚守灯彩制作的师傅余光亮,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扎进漂亮的灯笼,带来属于元宵的红火与炙热。
作为一种独特而耀眼的民族文化符号,余光亮老师还重视灯彩技艺的传承,不仅在线下传授技艺,还在云端开办灯彩讲座。授课范围近到社区居民,远到海外多个国家,只为让更多人感受灯彩文化的浪漫。
灯火万盏调动人们的相聚与缘分,万家灯火也因人的团圆有了更美好的意义。
缘,在纹样的国度里
灯笼纹的发展变化与元宵灯节的兴盛密切相关。绚丽多姿、寓意丰富的灯笼纹已经成为兼具形式美感与文化意蕴的视觉符号,是中国传统纹样艺术中非常有底蕴的一个内容,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纹必有意,意必吉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玺增,通过对灯笼纹的研究,厘清了灯笼纹样的发展脉络、特点和应用范畴。明清时期,灯笼纹与谷穗、蜜蜂、龙凤等元素有机组合,广泛应用于服饰和配饰中,寄托风调雨顺、吉祥平安、天下喜乐等美好期盼。
秉持这份责任与热爱,贾玺增教授仍然在深入研究解读灯笼纹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创造性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表达,将中华美学精神巧妙熔铸其中,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国纹样之美。
提灯引路,育梦成光。元宵灯火,在每一个熠熠生辉的乐章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点亮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之灯,照亮华夏儿女共同的缘。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